2018年電梯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外資品牌依舊主導市場
2018年電梯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外資品牌依舊主導市場
全球電梯市場競爭:CR8達80%
從國際電梯市場來看,全球電梯行業經過百余年的發展,形成了較高的行業集中度,目前國際電梯市場基本由美國奧的斯、芬蘭通力、瑞士迅達、德國蒂森、日本三菱、日本東芝、日本日立、日本富士達、韓國LG九大名牌所壟斷,他們的銷售服務網點遍布世界各地各個中心城市,合計銷量占到全球總銷量的80%左右。從下圖可以看出,奧的斯的市場份額最大,緊跟著的是迅達。
圖表1:全球主要電梯制造商市場份額(單位:%)
中國電梯市場競爭:外資品牌占主導地位
從國內電梯市場來看,目前,我國電梯市場主要被美國(OTIS)、歐洲(蒂森克虜伯、迅達、通力),日本(三菱、日立、富士達、東芝)等外資品牌占據,民族品牌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約占30%的市場份額。在2007年之后,民族品牌市場占有率提升較快,當前歐美電梯:日資電梯:內資電梯的市場份額占比為4:3:3。而國內市場相對需求量不大的高端電梯產品均被外資品牌壟斷,基本依賴進口。
由下圖可以看出,近年來我國載客電梯原裝進口金額呈波動趨勢,2017年1-11月,進口金額為13180.20萬美元,同比減少2.49%,這與國內合資廠商或外資產商市場份額擴大有關。
圖表2:2011-2017年中國載客電梯進口金額及同比增長情況(單位:萬美元,%)
可以看出,我國每年從國外原裝進口的電梯多為頂級電梯,2016年進口單價高達6.97萬美元/臺;由于我國電梯行業起步較晚,在技術方面與國外存在差距,尤其是在高速電梯與超高層電梯方面,以至于國內高端需求還是要靠進口來滿足。不過近年來進口單價呈下降趨勢,與國內超高端市場逐漸飽和有關。
圖表3:2011-2017年中國載客電梯進口單價及同比增長情況(單位:萬美元/臺,%)
2016年中國載客電梯進口數量為2093臺,同比增長23.12%,漲幅超過進口金額增幅,說明進口電梯結構由超高端為主逐漸向高端為主演化。
圖表4:2011-2017年中國載客電梯進口數量及同比增長情況(單位:臺,%)
國產電梯:金字塔競爭格局形成
不考慮進口的情況下,從國內電梯市場來看,行業呈現出金字塔形競爭格局,形成了四大梯隊:第一梯隊為三家合資大廠,主要是奧的斯(OTIS)、上海三菱、廣州日立,三家三足鼎立。其中,上海三菱、廣州日立的產品主要定位于中高端,定位較為重合,而奧的斯主要定位低端產品,競爭不大。第二梯隊為十幾家合資企業,主要是迅達、通力、蒂森克虜伯、東芝、富士達等,約占21%的市場份額。第三梯隊為康力、江南嘉捷、博林特、廣日電梯、蘇州申龍、京城中奧、山東百斯特、沈陽三洋、遼寧富士、許繼電梯等10家優秀民族品牌,約占15%的市場份額。像康力等產品的定位也為中高端,但目前才剛剛鋪好網絡,銷售量和存量還很有限。第四梯隊為除去10家優秀民族品牌的400多家中小型民營企業,約占14%的市場份額。民族品牌呈現一定的集中度,康力電梯等十大民族品牌占據了民族企業市場份額的50%。
圖表5:中國電梯市場競爭格局圖
民族品牌有望發力
自上世紀90年代起,大量民營企業介入電梯制造工業,從為外資企業配套開始,在生產過程中不斷學習和消化技術,積累資本,改進經營管理水平,并逐步轉型為整機制造企業,建立自主品牌。
圖表6:中國電梯行業民族品牌發展歷程圖
由于外資品牌帶來的國際化技術標準、管理模式、經營理念,中國民營電梯企業實現了高起點的發展。特別是中國電梯技術標準和安全規范直接與國際接軌,消除了國產電梯進入國際市場的技術障礙。國產電梯在技術、質量、管理、服務上快速步入了國際化行列。
隨著我國電梯市場的快速增長,我國電梯產業已經形成外資品牌主導、民族品牌快速崛起的行業競爭格局。目前,國內大型地產商萬達、中海等都開始選擇國產品牌,國產品牌在技術上已經能與外資品牌相媲美。以康力電梯為例,康力每年都會為市場開發一些新的產品,現在產品線能夠覆蓋98%的市場,基本實現高中低全覆蓋。
(聲明:文章來源于網絡,不代表本站觀點及立場,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,若有侵權或異議請聯系更正或刪除。)
上一篇:慶祝廣西五金機電商會成立17周年
下一篇:【放假通知】元旦放假通知